綠竹筍季-媒體報導:筍農採訪-張德勝先生
次閱讀
綠竹筍筍農採訪【張德勝先生】
張德勝先生,41年次,從小便接觸農業,種植綠竹筍的歷程可以追溯到他的父輩。早年,張先生在國小時曾種過梯田,但因收成不佳,家中也嘗試過其他農作物,效果同樣不如預期。綠竹筍的種植相對來說自由度更高,張先生因此選擇繼續這項家族傳統。
張德勝先生表示,收成的時節通常需要凌晨1、2點就開始工作,這種早起的習慣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。種筍的經驗大多來自於長年的累積,也透過與其他筍農的交流來學習新的技巧。然而,農業最怕的還是天災,颱風、乾旱以及蟲害等問題常常困擾著他們。由於採用自然農法,張先生只能希望這些天災的損失不會太大。
張德勝先生指出,竹筍其實只需充足的水分和陽光,便能茁壯成長,是相對容易照料的作物。然而,留竹筍時需要有技巧,去年培育的母株要妥善保留,這對來年的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。
張德勝先生提供了一些挑選竹筍的建議。如果想做沙拉,建議選擇矮胖型的筍,這種筍肉質較為嫩滑;如果是用來煮湯,則可選稍長的筍,形狀其實不太會影響口感。
目前,張德勝先生的綠竹筍主要在八德路附近銷售,多數是通過電話訂購。他通常會在收成前一兩天整理訂單,以確保能夠按時交貨。
最後,張德勝先生表示,希望農會能提供一些輔導措施,特別是針對年齡逐漸增長的筍農。他提到,現在使用的肥料包裝太大且價格昂貴,搬運起來很吃力。如果能有一些省力的工具來輔助,會對年長筍農的工作有很大幫助。此外,他也希望農會能夠輔導年輕人加入筍農行列,因為目前筍農群體逐漸老齡化,亟需新血注入。